刘明矾,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心理学专业博士毕业,心理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教指委委员,《心理学探新》副主编,江西师大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指导教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行为与健康委员会委员。
从事抑郁发作及抑郁缓解者的病理心理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始终围绕“抑郁发作期的认知损害机制”、“抑郁缓解期的认知损害机制”以及“基于表象/基于言语加工的认知策略对抑郁发作及缓解者的认知行为偏差干预”等三个主题展开研究工作,在SCI或SSCI收录的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Cognition and Emotion,Aggressive behavior, Current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和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
涂冬波,江西师大聘任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访问学者,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测量理论,主攻认知诊断和项目反应理论。
该教师在认知诊断领域研究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出版国内第一部关于认知诊断的学术专著;在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A类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认知诊断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荣获江西省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江西省第十五届和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江西省科技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入选江西师大首批青年英才资助计划,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外审专家,担任《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等国家权威期刊的外审专家。
熊红星,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聘中青年专家,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该教师主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对儿童问题行为矫正有一些特别的心得。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2篇被SSCI检索收录,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课题13项,其参编教科书3部。从2001年开始从事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接触了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并成功做过数十例自杀或重大精神疾病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教师心理方面系统研究过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促进,设计并成功地实施了多次教师培训系列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