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心院在行动】“战疫”终将胜利!我们勇往直前!

发布者:xlxy发布时间:2022-03-26浏览次数:529

3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指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省委书记易炼红在主持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精准最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从快从速打赢新建区疫情“围剿清零”攻坚战。心理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和学校“教育引导、加强管控、责任到人、应急处突”工作要求,认真研究,细化部署,狠抓落实。截至324日,在各轮核酸检测中,全院教师均按时完成检测,全体学生及教职工家属顺利完成了四轮集中核酸检测工作。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


图为319日教工党员志愿者在风雨球馆核算检测现场合影


318日,应学校人事处《关于推荐疫情防控教工志愿者的通知》要求,心理学院教工党员徐栋、万小冬同志报名并入群,在当晚志愿者召集中,主动报名参加319日第二轮核酸检测现场维护工作。

图为第二轮疫情防控教工党员志愿者征集报名接龙


图为第三轮、第四轮疫情防控教工党员志愿者征集报名接龙

在第三、四轮核酸检测志愿者召集中,教工党员徐栋同志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积极参与,万小冬同志则因居住校外,按照要求,未能参与。两位党员同志表示,我们作为党员,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只要组织号召,我们随时可以上。


疫情防控有堡垒,党团志愿者已就备

图为心理学院组织党员报名抗疫志愿者突击队的通知与最后敲定的名单

322日,学院党委为充分发挥学院各党支部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决定组建心理学院党员抗疫志愿者突击队并发布通知,要求各支部根据各自党员人数,限报两人,截至报名截止时间收到报名18人,其中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超额报送分别报送8人和3人,经学院党委研究,最后选取其中4人,学院各党支部合计11人。

图为318日凌晨(第一轮核酸检测结束后) 心理学院全体防疫志愿者合照

317日下午,南昌市启动较大规模核酸检测。心理学院团委严格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全面开展各项“战疫”活动,学院团员青年闻令而动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当天下午1458分发布召集令,15:30就召集了50名疫情防控志愿者1620分全员集合报到,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请提前打开昌通码,保持一米距离”“分批排队,即测即走”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风雨球馆18日凌晨仍然长亮的明灯,近九个小时的志愿接力,寒夜中坚守的“红马甲”,是最好的青春模样。同时,学院团委还积极组织动员学院青年团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共招募储备青年志愿者108人,用实际行动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图为“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在线截图

核酸检测中,同学们积极配合工作,感恩志愿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关心学生情况。学院团委依托网络新媒体先后开展 “线上陪伴”“线上关怀”“心理辅导”“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志愿活动。

青年志愿者21级邹鑫雨同学这样说 “从下午四点半到达风雨球馆开始待命,到五点正式上岗,八点半开始核酸检测,十二点结束志愿服务,肚子越来越饿,也越来越冷。骤降十五度的气温,冷风无孔不入,然而热情没有减退:有热心的同学为志愿者送来一提水;换班的同学说‘这里有我,你先去吃饭’;来做核酸检测的教职工纷纷向工作人员道出感谢等等,这些都让我感到温暖”。

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守护你我心理健康

图为学院心理咨询师招募通知和师生队伍名单

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援助工作,在江西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中心的牵头下,心理学院15名专业教师与学院135名研究生志愿者和7名心理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构成的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开通一条让“心”变宁静的绿色通道,守护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向全校同学举办线上心理健康讲座,将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调适方法送到学生心里。学院团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报名担任志愿者,截至25,学院已有100余名志愿者参与社会心理援助工作

疫情防控责任在肩,育人同行,我们终将胜利!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学院压紧压实学工干部防控工作责任,强化学生在校期间日常管理、落实重点学生分类管控,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及网络舆情引导,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安排,大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图为319日院党委书记和团委、学工办、学干组织检测时在等候区合影

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既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也是学院师生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人,与办公室全体同志、各学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一道,都是直接面对师生的一线的指挥员、组织员、战斗员,自317日南昌市疫情突发以来,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状态。每日坚持做好网格化管理和零报告制度,摸清底数、掌握状况,精准建立“五项”工作台账,清晰掌握本科生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外出流动、居家监测、集中隔离、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等有关数据。

图为319日心理学院学工办主任王琴率队前往检测

2022317日的晚上7:402022324日的早上8:00,心理学院的学生们与全校所有同学一样经历了4轮核酸检测。等待时间从一开始的近5个小时到2个小时再到半个小时,时间越来越短,安排越来越合理,效率越来越高。这中间处处是我们老师、党员干部和学生干部的身影。期间那些志愿者和其他普通学生所展现的点滴事迹,就是一堂堂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思政课,给予其他人光辉与温暖。出发集合前,学院辅导员们叮嘱着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时注意增加好衣物,带好雨伞,但依然有学生穿着不够,研究生辅导员徐栋老师发现后带着班长买了暖宝贴,分发给学生。

心理学院21级心理学类1班的罗俊杰,在四轮核检中有三轮都担任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因现场的同学们对核检流程不熟悉,“有人扫了码不做核检,有人做核检不扫码,有人在这里扫码却跑到那里做核酸”等等令人失笑的状况层出叠见。面对这些状况,罗俊杰一次次地“拉回同学们”,一次次向后面队列中的同学喊话,当被问及做志愿者收获了什么时,罗俊杰憨厚而耿直的说,“一顿工作餐,算吗”,最后,罗俊杰用一句话表达了他对志愿服务的热爱“当志愿者很累,但如果有下次,我还是会报名”。

图为刘学文在查寝和给学生上网课

18级的刘学文,他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党员。疫情前,他工作日每天六点半起来赶公交去十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疫情期间,依然坚持给学生们上网课,一周有22节课之多。他很想做抗疫志愿者,可是课程太多,两者不能兼顾,同时身为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负责。但是一听到查寝工作时,他毅然接下了,每天晚上十点都去每一个男寝查看同学们是否在寝,如若不在,做好记录,告知辅导员,同时让室友告知回来的消息。

如此的事迹还有很多,哪怕看起来再微不足道,人人都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贡献,对于整个防疫工作来说,却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点点滴滴普通平凡的努力,汇集起了我们防疫的宏大力量。

 “战疫”终将胜利!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