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学院联合江西省社会心理学会承办省社联组织的2020年江西省社科普及宣传周暨“科学理论进新世代文明实践中心”系列活动顺利举行。此次科普宣传主题为“走进星星的孩子”,以讲座、现场咨询征文等多种形式,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家长、机构相关人员和师范类本科生等对象为主体,在线下社区、学校和线上等地开展科普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11月7日由省社会心理学会、我校心理学院联合举办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的发展特征及早期干预”专题讲座在南昌可凡加儿童能力发展中心举行。主讲人是我校心理学院罗蓉老师(基础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是儿童认知发展、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训练)。孤独症儿童家长、孤独症康复机构负责人、教学人员以及我校心理学院、教育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到场观摩学习了本次科普讲座,参与人数近百人。
上午9点,讲座正式开始。讲座伊始,罗蓉老师从现实生活中“应答性共同注意和自发性共同注意”的不同实例引出“共同注意的概念及其分类”,比较了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发展特征、神经基础,提出对于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当前共同注意的主要干预方法以及她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发的共同注意认知游戏训练项目。讲座之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很多家长对孤独症儿童干预的关键期,具体干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提出了困惑和希望得到的支持,罗老师和康复中心的负责人、老师均给予一一专业性解答,分享了经验。
本次讲座宣传了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的相关知识和干预方法,得到了现场家长、老师、同行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家长们表示非常愿意参加此类科普宣传,得到专业指导,康复机构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专业讲座进基层以指导他们教学设计工作,以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此前的11月1日,面向全校师生的“孤独症谱系儿童识别与诊断”主题科普讲座在我校惟义楼7201教室举行。主讲人是来自江西省儿童医院的儿童保健科主治医师,同时也是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委员龚俊医生。
龚俊医生以“有多少孩子患自闭症”为切入点,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孤独症患者数量的增加,向同学们阐述了了解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必要性。同时,他还分别从引起孤独症的原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等方面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科学理论知识。同学们普遍认为讲座专业,指导性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