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召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研读会

发布者:xlxy发布时间:2016-03-31浏览次数:245

 

    3月30日下午,由南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南昌市中小学心育骨干教师三方构成的“1+1心育教师成长小组”在江西师大瑶湖校区心理学院二楼学术讨论室召开本年度第一次会议——关于《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研读会,旨在从整体视野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建构与操作化设计。出席会议的还有学院认知、发展与教育、社会与人格几个科研方向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

    南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何静丽主任带领大家从政策角度讲解指导纲要,在对比2002版和2012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让大家了解国家层面对中小学心育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解释了南昌市近两年如何在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并发展中小学心育工作;最后还提出了本市已加入全国中小学心育工作创新示范点,在未来要加紧建设和发展独特的“南昌模式”,敢为全国先。
    心理学院的易芳副教授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专业层面的解读。同时依据纲要的要求,从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六个方面,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小学、中学各个年级维度学生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中小学心育总目标和分目标达成的具体途径和主题理念,并落实在了心育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上。
中小学一线的心育老师们也就自己的具体工作经验进行了心得分享。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老师们从政府规划维度,心理学院的老师们从专业维度分别对一线心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针对一线心育教学工作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实际问题,专家团队与一线老师们深入的进行了交流,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本次研读会一方面切实增强了我院与全市心育工作指导单位及一线中小学的无缝对接,为南昌市心理学社会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服务;第二,也实时更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国家政策导向和一线实施工作经验,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方向;最后,通过与一线心育工作代表们的交流,我院各个科研方向团队的老师代表们也获取了宝贵的讯息,有利于在科研上更多的从实际出发,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途径。